内容摘要:受欺负学生在积极认知和情绪行为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,其心理韧性得分显著低于一般学生
关键词:受欺负学生;心理韧性;学业水平;校园欺负事件
作者简介:
摘 要:以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、校园欺负量表和学业水平测试为研究工具,对整群随机抽取的S市6656名初中九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。结果发现,受欺负学生在积极认知和情绪行为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,其心理韧性得分显著低于一般学生;学业水平与心理韧性量表有显著的正相关,受欺负程度负向预测学业水平,心理韧性正向预测学业水平,自尊、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。减少学生的受欺负程度,培养学生积极的认知,以及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,可以帮助受欺负学生改善不利处境造成的危害,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,促进其学业水平的提高。
关键词:受欺负学生;心理韧性;学业水平;校园欺负事件
作者简介:王海涛(1977—),男,山东人,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市教育评估与质量监测中心副教授,博士,主要从事教育评价、教育哲学研究,Email:550287536@qq.com;王宇(1992—),女,新疆人,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研究生,主要从事教育评价、游戏化教学设计研究;董玉雪(1992—),山东人,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市教育评估与质量监测中心助理研究员,主要从事教育评价研究;项紫霓(1988—),黑龙江人,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理科医师,主要从事心理测量研究;李刚生(1979—),山东人,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市教育评估与质量监测中心讲师,主要从事教育测量与评价;于晓丹(1988—),山东人,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市教育评估与质量监测中心讲师,博士,主要从事认知心理研究;于海波(1975—),山东人,中国海洋大学基础教学中心讲师,主要从事数据挖掘研究;董士军(1973—),山东人,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市教育评估与质量监测中心副教授,主要从事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价;刘文娟(1968—),山东人,中国海洋大学基础教学中心,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。